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推出做香囊、包粽子,穿汉服,龙舟、桨板、皮划艇等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新气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节日蕴含着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文化的共同底色,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得以长久流传,形式多样的游玩项目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为传统节日注入更多的新元素。各地应时推出的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在传承中发展,更加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比如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除了传统的祭祀屈原仪式、龙舟竞渡等习俗,还有国风游园、端午灯会、非遗小巷端午习俗体验,有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读诗、赛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民俗与国潮交融。重阳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传统的象征。比如山西晋南地区会以登高远眺,饱览山川;河南开封观赏菊花,遍插茱萸;湖北武昌饮重阳酒等各种民俗方式唤起文化记忆,涵养文化自信。如今,这些节日民俗已根植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龙舟竞渡源于古代龙图腾祭祀仪式,从最初的祈福到如今的民俗体育活动,其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涵一脉相承。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龙舟竞渡作为展示项目亮相奥运赛场。与传统的赛龙舟相比,精心研发的竞技性龙舟更具设计感和速度感。今年龙舟项目将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杭州亚运会,根据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何懿的介绍,龙舟竞渡活动目前着手从符合奥运会的技术革新、发展以及国际的交流推广方面,向世界展示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只有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如有200多年历史的南京瓷刻,集绘画、书法、篆刻艺术精华于一体,杨派的南京瓷刻在传统的基础上,采用西方油画技法,借鉴了中国画没骨法及敦煌壁画晕染法的创作技法,将传统以“线条”雕刻为主干,发展成“刻画并重,以画取胜”的创作方式,赋予了南京瓷刻非遗新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科技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新的“载体”。“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为文化传承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比如非遗主题元宇宙虚拟景区,游客不仅可以在线下亲身体验各类以“非遗”为主题的吃喝玩乐项目,还可以不受地域限制,通过手机或者VR眼镜登录其中,随时聆听别具特色的故事,近距离欣赏节庆表演,沉浸式观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价值为核心,配以多种数字媒体技术营造真实的全身心感知氛围,能更好地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还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留存保护困难,不便于长期以实物形态示人,故宫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已分别建立“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数据库、数字敦煌资源库,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中华文明曾是世界历史上耀眼的启明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5000年历史,源远流长,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割裂精神命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坚持守正创新,善于在创新中发展,创造中转化,中华传统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rm.helloyouye.com/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