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5日,由北京汉墨书画院、风雅古韵文化组委会主办,阳光之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风雅古韵”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作品评审会在海峡导报社4楼展厅圆满结束。本次诗词文化大赛自2024年12月初公开发布征稿启事至2025年01月14日截稿,共收到来自两岸各地的诗词爱好者及文学爱好者自由投稿的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1000余件。经过第一轮人气火热的争夺筛选,最后有200件作品进入专家评审。
本次评审委员会由资深中华诗词学会成员余元钱、孟建煌、黄美晖、施春莺、杨丽芬等专家组成。在评审前,全体评委监委召开了评审会议。会议上,专家们均从评审的专业性、民主性等各方面对评审工作纪律提出了严格的自律要求。
评审由初评、复评、终评、文字审读、评奖五个环节进行。经过评委公平、公正、阳光、干净的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51件,其中金奖3件,银奖7件,铜奖10件,优秀奖31件。
金奖:吴志新、罗少能、张厚忠
银奖:白志伟、吴之昕、董良忠、刘会庆、胡元晖、焦芃博、梁纵
铜奖:胡瑞岚、刘觉仁、张天珍、李乐义、辉之不去、张志弘、黎强、王占杰、刘国平、于大齐
优秀奖:陈志强、张卫萍、韩浩亮、丝己、潘红梅、王老虎、包增春、王双凤、刘孟秋、董裕民、李向元、毛先泽、朱鸿、王梦琦、王建国、申双华、袁春海、徐里江、陈占省、孙加萍、郭根恒、宋保兵、祁华、李海龙、徐文豪、彧弘、马翔、张建峰、颜振德、王代文、王榜
金奖:吴志新
个人简介:
吴志新,男,祖籍河南汲县,1944年生。抗.战.后期,洛阳失守,举家随.难.民.迁往关中咸阳。之前,二姑吴明已赴延安参加抗.大,小姑也于解.放.战.争.时参加.解.放.军。独子父亲从12岁就当工人,早年曾随.黄.技.师赴青岛学习过技术。一直在纺织厂当工人,解放前加入共.产.党。
我从小受爷爷影响,热爱诗词。他是唱诗,并告诉我:“人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
我于1964年毕业于陕西省财贸管理学院,曾带领12名同学,被分配到陕南商洛地区工作。我先后在商南县百货公司、商南县新华书店、商南县人民银行工作。期间,曾参加过“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工作”两年,并多年被组织部抽调参加三夏.三秋为期一月的工作组。负责过县新华书店工作三年。1978年被组织部抽调到“商洛地区党.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整年。奠定了我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1979年调回咸阳市人民银行工作,1981年,分行时分入农业银行工作至退休。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
诗词是我一生的爱好!愿以一生谱春秋!
优秀作品
金奖:罗少能
个人简介:
罗少能,男,生于1953年,大专学历,党员,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人。现为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会员、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绵阳西蜀诗书画研究院秘书长、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部分作品先后发表以上诗词协(学)会主办的刊物及绵阳日报。
优秀作品
金奖:张厚忠
个人简介:
张厚忠,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白志伟
个人简介:
白志伟,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笔名:盘古、冰壶秋白,回族,祖籍河北沧州青县(盘古开天之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华文学》签约作家。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吴之昕
个人简介:
吴之昕,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先后服务于中国建筑总公司和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凡46载。
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参与荆门炼油厂的三线建设,八十年代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一期工程上担任技术部副经理,九十年代赴关岛在兴建中的凯悦大酒店担任项目经理,接着在澳门和香港负责近十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本世纪初曾担任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总工程师、中信建设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总工程师及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KK新城项目总工程师。
从工程企业彻底退休之后,曾受聘担任基业长青国际工程与投资研究院创院院长。自幼喜爱中华书法与诗词,为中华书法与诗词的业余爱好者。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董良忠
董良忠,男,59岁,1986年毕业于山东银行学校(现齐鲁工业大学),自1986年始从事金融工作至今。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刘会庆
个人简介:
刘会庆 字寒香,农行退休,喜欢诗词和摄影,现为山东诗词学会会员,青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山东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区摄影协会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胡元晖
个人简介:
胡元晖,1972年出生文艺世家,珠宝鉴定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经营周大生等多家珠宝专营店,热衷公益事业,2010年创建大同市心连心艺术团,团员6000人每年组织慰问演出50多场,2013承办大同市首届网络春晚获得全国排名前十,承办2010-2014年大同古城庙会,中国好声音大同歌手大赛等。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焦芃博
个人简介:
焦芃博,笔名妙则,1957年9月13日,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牤牛营子村。儿童时帮助父亲放牛。少年时在牤牛营子小学读书,1975年至1977年在哈拉道口高中读书时,被选为团县委委员,评为赤峰县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学生代表。并岀席赤峰县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2000年至2006年在山东济南红山画院任秘书长。
2007年至2010年在《内蒙古晨报》赤峰版广告部负责。曾先后加入中国散文诗学会和中外散文诗协会。1993年在北京参加中国散文诗学会举办的北京之秋创作研讨会,《枫叶燃红的秋天》荣获一等奖。著名已故作家邹荻帆先生生前亲笔为他题词:“长江后浪逐前浪,后浪应比前浪强!”。2001年,他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岀版诗集《红山,那红红的火焰》。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梁纵
个人简介:
梁纵,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胡瑞岚
个人简介:
胡瑞岚,笔名:绿蓝,曾在《景德镇金融》发表过论文数篇,抗日英雄胜利80周年诗词赛获三等奖、中国新诗会获三等奖,中华诗园多次获奖,本人以文会友、以棋会友、以球会友,愿与大家共同探讨美好生活。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刘觉仁
个人简介:
刘觉仁,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张天珍
个人简介:
张天珍,字天一,1962年10月生于贵阳市,高中毕业,现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李乐义
个人简介:
李乐义,系湖北襄阳人,现年七十岁。湖北农学院毕业,从事经商。平时热爱研究古代或近代诗词文学,结合现代社会背景,创作一些诗、词作品,活跃在抖音平台。现于北京汉墨书画院结缘,更进一步于诗、词文学加深感情。为宏扬我国诗、词文化自信精神贡献一份力量。“老夫再作黄昏颂,映照青山诗宏扬”。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辉之不去
个人简介:
辉之不去,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张志弘
个人简介:
张志弘,四川彭州人,四川省彭州市濛阳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黎强
个人简介:
黎强,籍贯:广西北流。曾任职监狱司法干警,现已退休。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王占杰
个人简介:
王占杰,男,出生于1963年3月,河南南阳新野县人,从小爱好文艺。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刘国平
个人简介:
刘国平,中学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哲学学士。
“花式趣味教学”的提出者和探索者。因早期在教学中爱编爱讲小故事深受学生喜爱,也是开展感恩教育的早期探索者和实践者,教学上取得过显著成效。担任班主任教出的学生有后来成为疫情期间全球销量之冠测温枪的设计师及经理,县高考状元等大批优秀学生。也曾针对农村辍学现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被省有关部门重视,其论文部分在广东教育厅主办刊物发表,也曾在教育部的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另发表过散文、短篇小说、杂文等,并有多篇获奖。也曾凭一己之力打赢过官司。
他是一位人生跌宕起伏,历经磨难,但始终笑对人生,不向命运低头的老师。也曾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有着前瞻性的预测,并为此发声,2008年不惜“公开”生下二胎,尽管这一做法使他的事业和人生严重受挫,但他的观点最终在计划生育全面放开三胎政策时得到了验证。
不管人生道路如何曲折,都将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于大齐
个人简介:
于大齐,男,汉族,2008年8月出生,祖籍山东济南,就读于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诗歌爱好者。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rm.helloyouye.com/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