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继承优秀的传统国学文化、创造富有时代精神的诗词文化艺术作品,繁荣传统诗词文化艺术、弘扬时代精神和保护民族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健康稳定地推进中国诗词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特主办“文化传承‘风雅古韵杯’2024全国诗词文化大赛展示”活动,发掘中华诗词文化的后备英才,展现传统艺术的时代风采,为广大诗词文化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文化艺术平台。自2024年12月初开始征稿,至2025年01月14日止,共收到全国的诗词、诗歌、散文、小小说、楹联、短文创作1000余篇。
本次大赛邀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原理事、厦门市诗词学会原副会长、福建省作协会员、厦门市老年大学和思明区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厦门市楹联学会顾问余元钱老师,中华诗词学会海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太平洋学会专家库专家孟建煌老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常务副理事长兼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十五研修院常务副院长黄美晖老师,中华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第一、第十五研修院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施春莺老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福建(十五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杨丽芬老师等诗词作家,参与此次盛大的评选活动。
现网络人气投票结果已经出炉,初赛评出200名选手进入决赛,为了让更多诗词文艺爱好者欣赏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之美、中国文学艺术之内涵,入选的200首作品将进行网络投票及专家评选,最终根据投票结果选出状元奖、榜眼奖、探花奖等。恭喜以下获奖的老师成功进入决赛:
第一名:吴之昕
个人简介:
吴之昕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先后服务于中国建筑总公司和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凡46载。
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参与荆门炼油厂的三线建设,八十年代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一期工程上担任技术部副经理,九十年代赴关岛在兴建中的凯悦大酒店担任项目经理,接着在澳门和香港负责近十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本世纪初曾担任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总工程师、中信建设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总工程师及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KK新城项目总工程师。
从工程企业彻底退休之后,曾受聘担任基业长青国际工程与投资研究院创院院长。自幼喜爱中华书法与诗词,为中华书法与诗词的业余爱好者。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第二名:吴志新
个人简介:
吴志新,男,祖籍河南汲县,1944年生。抗/战后期,洛阳失守,举家随难/民迁往关中咸阳。之前,二姑吴明已赴延安参加抗/大,小姑也于解/放/战/争/时/参/加/解/放/军。独/子父亲从12岁就当工人,早年曾随黄技师赴青岛学习过技术。一直在纺织厂当工人,解/放/前加入/共/产/党。
我从小受爷爷影响,热爱诗词。他是唱诗,并告诉我:“人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
我于1964年毕业于陕西省财贸管理学院,曾带领12名同学,被分配到陕南商洛地区工作。我先后在商南县百货公司、商南县新华书店、商南县人民银行工作。期间,曾参加过“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工作”两年,并多年被组织部抽调参加三夏.三秋为期一月的工作组。负责过县新华书店工作三年。1978年被组织部抽调到“商洛地区党/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整年。奠定了我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1979年调回咸阳市人民银行工作,1981年,分行时分入农业银行工作至退休。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
诗词是我一生的爱好!愿以一生谱春秋!
优秀作品:
第三名:胡元晖
个人简介:
胡元晖,1972年出生文艺世家,珠宝鉴定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经营周大生等多家珠宝专营店,热衷公益事业,2010年创建大同市心连心艺术团,团员6000人每年组织慰问演出50多场,2013承办大同市首届网络春晚获得全国排名前十,承办2010-2014年大同古城庙会,中国好声音大同歌手大赛等。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入围决赛名单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rm.helloyouye.com/5304.html